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汉世祖 汉世祖 第242节

汉世祖 第242节

    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
    唐宫正殿,南唐文武大臣齐聚一堂,开春以来,李璟升殿议事议军的频率明显高了。此时孟春已末,但殿中的唐臣,心里无不凉飕飕的,个个神色凝重。
    “下蔡先败,淝水再败,前后不过三月,我两路援寿大军,就这般轻易为汉军所破。”李璟殿中踱着步,手里拿着一叠的败报,不时颠动着,语速连珠,愤懑异常:“这败报,都快堆满朕的御案了!”
    “刘彦贞、陈觉、许文禛,三者败军误国,简直罪不容诛。”目光扫过冯延巳、宋齐丘,冷冷道:“这,就是尔等给朕举荐的国之干城,统帅之才!他们就是这样抗敌击贼的!”
    “那陈觉,还有脸还朝,还替汉帝送信,折辱与朕,当真无一骨节!”
    “皇甫晖,尔等言其老成持重,中原名将!”李璟又将矛头指向韩熙载等北来文臣:“三万大军,竟然被那汉将郭荣,以区区四千人击败,其身难免,竟为人家于阵前生擒。我看他,是老迈不堪,不足大用,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还有那姚凤,区区山阳,十倍之军围攻之,数日难下,临机决断,昏昧无能,汉军一袭,不图挽救,反而引大军后撤,使将士浴血拼杀之功,一夜尽弃!”
    “大唐的将帅们,难道就是用以成就北汉君将之名的吗?岂有此理!”
    李璟这一通发泄,却是将唐廷两个政治集团的大臣都给训斥了一番,让不少人都低下头,面有羞怒,文人嘛,比较看重面皮。另外,还有一些不适应,毕竟,自李璟秉国以来,可少有如此失态并直接斥责臣下的时候。当然,也能理解,国势飘摇。
    这个时候,“第一谋臣”宋齐丘做了出头鸟,抚须而沉声道:“臣早已说过,抵抗北汉,集重兵,守坚城,耗其钱粮,弱其士气,缓图之,后发制人。贸然出击,只会给北汉可趁之机,三路齐进,更是给其各个击破的机会!”
    听宋齐丘之言,李璟面色微变,露出一抹尴尬,毕竟当初,就是他不顾劝阻,力主出击的。看向宋齐丘,有股子恶念,在李璟脑中起伏,他头一次觉得,这个老臣,这般令其厌恶。
    似乎注意到皇帝心绪之不平,枢密副使李征古,起身严肃道:“陛下,自去岁秋末,汉军动兵南寇以来,四个月的时间,前后大小数战,我朝已然折损军民二十余万,江淮生民苦于战乱者,更不下百万,为了筹措援应大军,金陵帑藏,几乎消耗一空。征役频繁,大耗民力,使得人心动荡,民怨四起。
    时下,庐州、滁州、光州接连失陷,寿州、泗州苦无外援,恐怕也难以为继,距离失陷已然不远!
    当此之时,我朝如何应对汉军接下来进攻,才是首要之事!”
    “听到了吗!”李璟声音都有些发颤,两眼泛红:“一旦寿、泗失陷,汉军大举南下,兵临长江,大唐就要亡国了!”
    身为一国之君,在明堂之内,李璟说出这等话,着实有些不妥当,但显然,汉军入寇的压力不断压来,李璟已然失了方寸。
    “陛下,臣请命率军,北上抵御汉军,护卫我大唐社稷,必使君父无忧!”这个时候,燕王李弘冀还是忍不住起身请命了。
    此前他在内殿之中,便向李璟请命,因爱护长子,为其所拒绝。此番,其当殿提出,让他犹豫了。就李璟而言,突然发现,大敌当前,满朝臣工,竟已陷入无人可用的窘地。他养的这些词臣,让他们写写诗词,做做文章也就罢了……
    不过,还没等李璟表态,冯延巳站了出来,劝阻道:“陛下不可,汉军强悍凶残,那么多老臣宿将,朝廷先后数十万军,皆为其所败,燕王恐怕不是对手。再者,燕王乃皇家长子,贵胄之身,不便涉险啊!”
    李弘冀算是一个马上王子,向以刚勇著称,也矜其武略,此时见冯延巳话里的小觑之意,不由怒道:“冯相公何以轻我,钱贼上万,我亦以四千卒而破之!”
    “钱贼如何能与汉军并论!”冯延巳摇摇头:“殿下当知,中原强兵,世间少有能匹敌者,朝廷连番败绩,难得还不足以让我等警醒吗?”
    “我看尔等,都被汉军打怕了。尔等惧敌畏战,我却不怕,江淮子弟,岂无热血儿郎,御寇却敌,自当奋起而战。”李弘冀兴头一上来,便顾不得许多了,说话也不客气:“而不是似诸公于此,碌碌无为,长敌威风,畏寇如虎!”
    “弘冀,不得放肆!”见其话说得过了,群臣皆有怒色,李璟冷静下来,伸手道。
    一番发泄过后,李璟脑子清醒了,喟然而叹,面色却是越显沉重了。
    “汉军强盛,几不可当,事已至此,此间危局,当如何化解!”到了,李璟还得咨询这满朝词臣。
    殿中一时寂然,似乎没人拿得出对策,仆射孙晟站了出来,建议道:“陛下,如论兵争,我朝实非北汉对手。开战以来,我朝业已损失惨重,百姓流离,生民困苦。朝廷财税负担甚重,兵力匮乏,民力疲敝,时下又逢农时,再打下去,只怕无以为继。”
    顿了顿,孙晟严肃地建议道:“以臣之见,莫若遣使,向汉帝求和,止戈罢战,再修永好。”
    孙晟言落,立刻有人表示附议,并且不少。
    “不可!”而韩熙载则高声,面色郑重,明确表示反对:“陛下,北汉之来,是为鲸吞我大唐国土,野心勃勃,欲如饕餮。如求和,需得付出多大代价,方能满足其贪欲?”
    “再打下去,又能如何。朝廷已无力再战,淮南已失半壁,难道要将大唐基业,尽数败坏吗?”孙晟道。
    要说孙晟,也是北来士人,但此刻,在战和问题上,与韩熙载产生冲突了。
    听其言,韩熙载则道:“江东、江西,我朝仍有水陆军数万,再作征召,仍可集兵十万。有长江天堑,纵汉军再强,也难以越过。
    如臣前言,与汉军对抗到底,其四面皆敌,必不能久持。而况北汉以数十万师,千里远征,其所靡费,又能坚持多久?拖下去,待得时变,我朝尚有反击,收复国土的机会。一旦求和,则淮南之地尽失也!还请陛下明察!”
    “穷兵黩武,穷兵黩武!”孙晟激动道:“汉军背靠中原河北,积粮数载,又作战于淮南,仅以江东、江西之地,何以长久对抗下去?
    韩公所言时变,难道指的是契丹与后蜀?汉唐之间,开战四个月,其犹无动作,难道要将国家大略寄托于此,岂不可笑?”
    两个北方士人争锋相对,倒让冯延巳等人看了个饱戏。
    但于李璟这边,则更加犹豫了,提到议和,确是动心了。即位以来,发起了几波对外战争,然而被动应对敌国的入侵,才发现,和平是多么难得,安安稳稳在金陵吟风弄月,那是多么舒适的事……
    有心议和,却又顾忌韩熙载口中的代价,是啊,仗打到这个份上,要怎样,才能让汉帝退兵。
    “陛下,万不可听孙晟误国之言!”李弘冀站出来声援韩熙载了。
    见状,李璟更加迟疑了,摆摆手,回御案后坐下,近乎呢喃道:“让朕想想……”
    然而,朝议还未结束,又有败讯传来:“陛下,江防士卒上报,东都丢了!”
    满朝皆惊,不说扬州的政治地位,就冲其盐利,就足以让人心痛。比起滁、和的失陷,更要让他们感到震动。汉军真就这般难挡?
    “是谁攻陷了扬州?守军呢?”李璟面色发白,急声问。
    “汉将赵匡胤!”
    “姚凤那支军队呢?”
    李璟几乎怒吼道,但是,没人能回答他这个问题。
    良久,李璟满脸颓然,摇摇手:“遣使去寿春,向汉帝求和吧……”
    第124章 轻取扬州
    求和决定说出口,李璟顿时松了口气,就仿佛心中块垒消缺了一般,眼见韩熙载等人,一副还欲再劝的模样,李璟当先宣布散朝,转身下阶,朝内殿而去,根本不给彼辈开口的机会。
    李弘冀满脸不甘,循李璟其后而拜见。内殿中,李璟坐在桌案边,急饮了几口茶,一副心力交瘁的模样。
    李弘冀上前蹲踞于其侧,抓着乃父之手,急问道:“父亲当真要与北汉议和?”
    “不议和,还能如何?”李璟怅然而叹:“不能再打下去了,再与北汉相争,大唐就要亡国了!为父,不能将先帝创下的基业,败在手中!”
    “淮南亦是先帝基业,岂能任由汉贼掠夺!我朝犹有十万军,横断大江,足以抗之!”李弘冀有些激动。
    见状,李璟不由抬手,轻抚着长子头顶,轻声道:“弘冀,我知你胸怀壮志,意气激烈,然而,汉军之强大,终非你所能敌。你要顾全大局,江北已成糜烂之势,难以收拾,江东、江西,却不能再出问题。
    遣使求和,乃万般无奈之举措,是为大唐国祚之延续。然结果如何,却还得看汉帝的态度,在使者南归之前,大唐却不能不备。
    外廷之将臣,终不足用。朕以齐王景达为帅,统御当涂大营及沿江水陆大军,巩固江防。你为其副,当约束性子,好生辅弼你皇叔,保障江防安全。
    一旦汉帝不与言和,滚滚长江,便是我们最大的依仗了!”
    “是!”迎着李璟的目光,李弘冀再是不甘,也点头应命。
    南唐外臣这边,出宫之后,冯延巳跟上宋齐丘,与之同乘一车,问道:“宋公,对于议和之事,如何看待?”
    “什么议和!媾和罢了!”宋齐丘微闭目,身体随着车辆的行进而微微晃动,直接道:“不过,饮鸩止渴之策罢了!”
    冯延巳有些尴尬,毕竟他也是支持议和的,有点心虚地别过脑袋,看向街巷,满目的萧索,百业萧条之景,叹道:“为应对北汉入侵,朝廷已穷尽军力、财力、民力,再打下去,恐生民乱啊!”
    “当日不听我言,今朝追悔莫及!”宋齐丘说道:“陛下性情庸弱,遇事迟疑难断,用人而疑之,朝令而夕改,岂能不败。方才满朝,衮衮诸公,也就那韩熙载矢志不渝,有些见地。
    大唐当真不能打了吗?十数年之积攒,一旦余力都没有?以老夫看呐,燕王说得不错,尔等就是被汉军打怕了!
    议和,哼哼,不将江北十四州尽数割让出去,汉帝岂能退军?淮南尽失,仅余江南半壁,如何能守?”
    听宋齐丘这一番话,冯延巳脸上一阵阴晴变化,但面对这元勋老臣,也不敢反驳。想了想,叹道:“看来宋公是不赞同议和了,为何不向陛下进言?”
    “这朝堂之上,还有我说话的余地吗?纵使进言,陛下又听吗?”宋齐丘气息急了些,深吸了两口气,方才平复下来,苦涩道:“我等随先帝创建基业,威震南国,没曾想,到老竟然亲历这等结果。日暮西山呐,日暮西山呐……”
    宋齐丘这番叹息,隐约是为南唐逝去的国运而哀叹。国势之滑落,几不可逆转,如堕深渊……
    逢国事危颓,不知觉间,南唐的党争都有所缓解,两党之间,两党其内,意见纷呈,相左者不可胜数。观冯延巳与宋齐丘,孙晟与韩熙载,便可知。若是南唐的国祚再多延续些年头,大抵会转变成,主战派与投降派。
    燕子矶,孙晟被拜为司空,携国书出使寿春,面呈汉帝刘承祐,议和。韩熙载亲自来送,二者又是一番争论,结果自是话不投机,不相与谋。
    在孙晟携使命,乘舟北上之后,北边再度传来急报,围城三月,寿春终于为汉军所破。这下再度让唐廷受惊了,再是愚笨的人也能看出,寿春一下,汉师南略,再无梗阻可言。
    至于泗州,独木难支,没人相信郭廷渭能守住。而以淮南如今空虚的情况,必然难挡汉军兵锋。因此,唐主李璟更加坚定了议和的决心。
    ……
    扬州,江都城。
    自杨吴以来,约有三十年的时间,这座淮南名城,没有经历战争的。即便汉军南征的这几个月,两方交兵也在淮与水一线的州镇。
    然而这开春以来,南唐大军大举北上,不过半个多月的功夫,形势急转直下,汉军如风卷残云般袭来。此时的江都城头,唐旗已折,重新树立起来的,是一面面汉旗。
    赵匡胤与陈思让合兵,率军四千五百,乘舟船疾趋南下,直向高邮。于次日清晨,向唐军发起突袭,新败之唐军无备,为其所趁。
    汉军凶猛,已丧军心士气的唐军完全不能挡,姚凤直接弃军而逃,为下属所擒,献降于汉军。并且这一回,唐军水军没能逃掉,被堵截在水寨之中,一番攻杀过后,尽为赵匡胤所虏。
    仗打到如今这个地步,淮南的唐军,基本都已失其志,面对汉军,抵抗越见微弱。兵败之势如山倒,是故,汉军的胜利也越来越轻松,战果也越来越大。高邮之战后,于赵匡胤而言,最大的麻烦便是,俘虏太多……
    在高邮击破姚凤军后,赵匡胤与陈思让稍作休整,仅率两千五百卒,顺运河南下,打着唐军的旗帜,奔袭扬州。
    至扬州,入城未遭抵抗,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满城军民,尽为其所获。
    运河之畔,江都城头,赵匡胤伫立南眺,两眼通红,神情疲惫,但意态之间,尽是恣意轻松,恨不能长啸一声,张狂大笑几声。
    “经略使!”党进闷头闷脑跑上城头,站在其侧:“在看什么?”
    闻问,赵匡胤抬手遥指南方,道:“运河汇流入江,跨过长江,便是江东之地。只可惜啊,我军兵锋,到此为止,不能竞全功,一举灭唐,殊为遗憾啊!”
    党进则没想这般多,左右听军令即可,此时笑容满面,禀道:“城中已然全部控制住了,此城果然空虚,不过这些守卒也太过无用,竟然完全不战而降。我察问了一番,发现扬州的守备,大多十余年没有打过仗,真是废物!”
    “能全城而夺,倒是我也没想到的!”赵匡胤也跟着笑道:“不过,战事进展到如今这个地步,是否有感到,我们打仗越来越顺利,越来越容易?你知道这说明什么?”
    “说明什么?”党进问道。
    “伪唐军心已败,民气已散,面对我军侵攻,已然无力抵抗。我汉军,可正式并吞淮南了!”赵匡胤道。
    党进点点头,实则脑袋有些浑沌,并未完全理解赵匡胤的话。
    提及此,赵匡胤想到了什么,当即下令道:“扬州乃淮南第一富庶大州,物产丰盈,财货无数,底下将士,难免有见财起意者。传令下去,命诸营军官,严厉约束士卒,不得侵扰百姓,掠夺钱货。各官署、府库,当严加看守,不容有失。
    扬州既下,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为国之所有,当上报,听凭陛下与朝廷处置,任何人不得轻动!”
    赵匡胤能说出这番话,说明其人的思想觉悟还是很高的,又或者其志存高远,纵使富庶如扬州,也难动其心。
    而党进闻言,忍不住嘀咕道:“弟兄们拼杀至今,血战数场,方才进此大城。发泄一下,捞取些钱货,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
    “党兄!”听党进的嘀咕,赵匡胤突然转过身来,分外严肃地看着他:“你我共事相交,时间虽然不长,南征以来,大小数战,皆是同生共死,赴艰历险。袍泽之情,可谓深矣!赵某待你,亦作手足兄弟,有些话,直言相告,望善听之!”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同类推荐: 偷奸御妹(高h)万人嫌摆烂后成了钓系美人肉文女主养成日志[快穿系统NPH]娇宠无边(高h父女)色情神豪系统让我养男人彩虹的尽头(西幻 1V1)温柔大美人的佛系快穿师傅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