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的家乡坐落在宁夏平原中部,是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是西夏王朝的首都。
它西倚贺兰山,东临黄河,被称为“塞上明珠”。
王珂的这篇稿子从古说到了今,怀念了历史上的风光无限,畅想了未来的美好建设。
虽说在一些语句上上,她的用词不是那么的讨巧,但也无功无过。演讲的框架公正,内容丰满,也算得上是勉强达到了全国赛自备演讲的标准。
等她讲完从台上回到后台的时候,整个人已经虚脱的不行,刚到后台就一屁股瘫在了那里,像从水中捞出来的一样,满头大汗,双腿不断地哆嗦着。
台上,主持开始喊下一位选手的名字。
安桥听到赶紧起身朝台上走去。
第110章 性感桥姐努力学习(6) “少年强,则……
自备演讲的时间规定在五分钟之内, 还剩二十秒的时候台上会响起倒计时提醒。
刚刚王珂演讲的时候就是太长了,倒计时响起的时候她明显还差了起码两段的内容,语速开始明显加快。
等倒计时结束她还没说完, 为整体演讲的完整性, 只能在最后又加了一句总结性话语。
超时了会扣分, 太短了也会扣分, 要做到正正好好五分钟, 考的便选手们对时间的把控了。
安桥上了台, 一眼就看见李女士在台协观众席里大力朝她挥手。
在她对面的评委席上坐着四名评委老师, 两位中国人, 两位外国人。
舞台两侧和台下,巨大的拍摄机器对准了安桥,将今天的这场比赛将通过cctv7实况转播道家家户户的电视中。
“评委老师们好,同学们好。我是来自xx中初三的选手, 安桥。我的自备演讲稿件叫《她的荣光》,这是一个关于一位普通的中国女性, 在世界各地发光发热的故事。”
“好的。”评委们翻看了一下演讲稿, 颇有兴趣的说道:“请开始你的演讲。”
“故事要从1977年的冬天开始讲起, 一个叫祝虹的18岁姑娘跟随中国文化团远赴欧洲演出歌舞剧, 她们一路路经13个国家,在八所国家大剧院里累计演出了二十余次……”
祝虹和中国的故事要从三十多年前开始讲起, 这是曾无人知晓的一段过往。
上辈子,随着祝虹的去世,她在海外弘扬起中华文化的原因是什么成了一个谜。她的日记上没有记载, 唯一的女儿李霖鹿也不愿谈及这些。
她半辈子留下的荣光最终还是随着她的离世埋在了深深的地底。
遗留下的那丝丝痕迹,证明着曾有人在外国为中华文化留了过浓重的一笔。
“一九七七年,那时候的中国一个工人十几元的工资就可以养活一大家人。中国的男女都穿蓝色和灰色的上衣和裤子, 冬天就穿上棉衣裤,女学生们多数扎着两条粗粗的麻花辫,被这军绿色的书包,带着红领巾,穿着横竖格子的半身裙。没有过多的漂亮打扮,什么化妆,裙子都很少见到。
跟发展迅速的西方国家相比,中国这个曾经一度崛起,留下辉煌历史的古国,显得落后又贫穷。
初次离开祖国远渡重洋的青年男女们,在接触截然不同的国家,面对不同文化碰撞的时候,难免会遭受到一些不公的待遇和打击。”
祝虹所在的文化团,是中国派出的第一批赴海外进行文化汇演的艺术团队。
当时的团队内大多是一些家境良好,或是艺术世家出身的大学生。
那一年,高考刚刚才恢复一年,学校门口还都到处张贴着“青年们要充分认识自己所负的重任,祖国在期待你们,人民在期待你们,革命在期待你们”的口号。
当时的祝虹就读解放军艺术学院,是文艺界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那次海外演出,她们一行十几个正直青春年少的学生们,本是抱着满满的期待前去。
希望在其他国家获得艺术上的新成就,希望靠着他们的努力实现复兴国家的使命。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像它想象的一样美好。那次演出,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生最大的奚落与屈辱。
他们挨过了废除高考,挺过了下乡知青,却没有忍住来自外国人的嘲笑和轻视。
“1977年,中国刚实行改革开放,那时候的大街上还很少有汽车,还是以自行车出行的居多,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蹬三轮的年轻人。那时的国营的市场,买东西还是要票的,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那时候的中国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不发达国家。有外国的记者在那一报道称:中国人用黏土和稻草做砖,用一部分预制混凝土板来建房。
中国的住房是原始的,建成后虽然实用的质量很粗糙,一个两居室的房子里要住四代人,从80岁的曾祖母到小孩。
中国人的身上被打着经济落后、封建闭塞、东方病夫的称号。
中国五千年的璀璨历史在那仅仅十几年的落后挨打下被世界忘在了脑后。
外国的文艺工作者们嘲笑他们的穿着打扮,嘲笑他们的表演方式。
甚至嘲笑他们的长相、身高、体型……
那个时候,年仅18岁的祝虹,第一次感受到了老人常说的落后就要挨打是什么意思。
第一次认识到了中华民族这个让自己无比骄傲的祖国,在别人眼里竟然是如此的不堪。
她开始想要改变,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这片她爱的深沉的神舟大陆正名!”
第238页
同类推荐:
偷奸御妹(高h)、
为所欲为(H)、
万人嫌摆烂后成了钓系美人、
肉文女主养成日志[快穿系统NPH]、
娇宠无边(高h父女)、
色情神豪系统让我养男人、
彩虹的尽头(西幻 1V1)、
温柔大美人的佛系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