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敖丙还真看上了谢云飞的能力,知道这小子不想当秘书了之后,他就给谢云飞提了个建议:
要不你在我这儿兼职吧,我私人聘请你当我的顾问,不需要你每天按点上班,薪酬也肯定不会比你在郝局长手底下当秘书低,我也不占用你的时间,你大可以自己支配时间去做你的研究,只要在我需要找你帮忙的时候你别推辞就行。
这么好的事儿,谢云飞怎么可能会拒绝,他再次打听薪水多少,敖丙说了个数目,谢云飞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并且给敖丙干活这事儿也更卖力了,一本厚厚的目录册,这小子一夜的功夫就将敖丙要的综合排序的事儿给搞定了。
整个东洋所有的博物馆、寺庙、艺术馆等,都或多或少有展出及库存有相关文物,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私人收藏是在那些当年的远征军后裔家族手中,我这边根据你的要求统计了一份表格,是以东京辐射至周边其他地区的文物分布数据表,你看一看。谢云飞把他一晚上的成果交给敖丙。
很好!敖丙打了个响指,冲谢云飞致谢后转头就离开了。
结果,隔天他就又故技重施,再次搭乘顺风船前往东洋,不过这一次他没再中途下船,而是径直去往横滨港。
神龙不发威,怕是还真以为他只能跟个腾蛇一样在津市盘着呢!
第179章
6月10日, 是华国文化遗产日,这天国内有很多的网友在议论关于华国战乱时期大批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的境况,绝大部分国民是希望通过追讨, 将这些文物追讨回国的。
这其中,有一件文物的讨论,是最为激烈, 同时也让国人感觉到最为气愤的。
那就是鸿胪井碑。
公元前713年,唐睿宗派遣朝廷郎将崔忻任鸿胪卿, 以勑持节宣劳靺羯使的名义出使震国旧都,执行宣谕震国为忽汗州和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的使命, 经过长途跋涉,崔忻使团历经数月后到达震国并顺利完成了册封使命,从此震国称为渤海, 正式隶属于唐王朝。(注1)
这次册封使命完成后, 崔忻使团在返回国都时, 途径旅顺黄金山西北麓井时在井旁一块大巨石上刻下了三行共二十九个字,这块巨石,在历史上称之为鸿胪井碑,是唐代东北地区归属中央政府的唯一存世物证。
然而在东洋军进攻旅顺后后, 这些东洋侵略者将这块承载了不朽的华夏历史的井碑直接劫掠至东洋,并且这块井碑并未置于东洋博物馆展览,而是深锁在东洋皇宫内,将其视为了天皇的私有物。
不仅如此,明明是华国的文物, 这块井碑直到现在都鲜少被人看得到,中国的学者想要了解和研究这块井碑,竟是连照片都未曾得见;
而且这些年来华国曾不断与东洋协商, 希望能够追回这块井碑,但东洋方面却是态度暧昧,不是模棱两可就是顾左右而言他,从未给予过正面答复。
就在不少国人对此事议论纷纷,感觉到要追回这些国家文物遥遥无期,怕是这辈子都没指望了的时候,12日,关于鸿胪井碑的热议话题引发的纷争刚刚落幕,另一边,某个偷渡至东洋的三太子童鞋,已经悄无声息地接近东洋天皇居住的庭院。
东洋皇宫的面积不小,占地足足有两万多平方米,皇居、外苑、东苑以及北之丸公园等错落分布,这个皇宫大部分是不对外开放的,不了解这边的地形图的情况下,一般人进了这里面很容易会迷路。
这时候,华国某软件的卫星导航就起到了关键作用了,敖丙很快就穿过护城河,跃过复杂厚重的围墙,大摇大摆地出现在了偌大的后宫庭院里,并且没多久就快速锁定了他此行的目标。
敖丙很快就发现了立在了这个天皇后院里的唐碑亭。
这个唐碑亭是晚晴时期为保护鸿胪井刻石光绪帝专门派人修建的,但在东洋军劫掠鸿胪井碑的同时,这座碑亭也一道被挖走。
唐碑亭内,果然立了一块如小汽车大小的褐色驼形自然巨石,在这块石头上,刻着勑持节宣劳靺羯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29个字。
确认东西无误后,敖丙也没啥好犹豫的,在模糊的夜色遮掩下,他手脚利落地将伸出手来摸向了这个井碑和碑亭。
转瞬间,硕大的亭子连着立在亭子内的石碑就悄无声息地在原地消失不见,整个庭院内只看得到四周高大茂密的树木,唯独这一块儿变成了光秃秃一片大土坑,而这个过程,不过转瞬,在寂静的夜色下,短时间内根本没人发现这一带的异常。
作案成功后,敖丙就迅速地从这座皇宫里撤离,之后他又盯上了东京最大的博物馆和展览馆,继续故技重施。
这个地方就麻烦一点了,因为展览陈设的都是价值不菲的珍贵文物,所以博物馆看管相当严格,红外线监控以及报警等设施都相当完备齐全,正常情况下敖丙想要把这些馆里面的东西拿走肯定是想都不要想。
不过很快敖丙就发现了这个博物展览馆的漏洞。
东洋人做事严谨又死板,这个博物馆白天展览,晚上所有的物件都会统一送回仓库清点和收检,隔天才会再次拿出来放置到各馆去陈列。
这个工作是很繁琐的,但对于这些文物的日常清检以及保管维护而言却是再细致也不为过,一旦文物出现问题,及时发现也能及时进行处理。
第448页
同类推荐:
【快穿】欢迎来到欲望世界、
爱欲如潮(1v1H)、
她的腰(死对头高h)、
窑子开张了、
草莓印、
辣妻束手就擒、
情色人间(脑洞向,粗口肉短篇)、
人类消失之后(nph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