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261 一语成谶(求订阅)

261 一语成谶(求订阅)

    周一早上,九点二十分。
    魏兴思罕见的在组会前,把许秋和陈婉清召唤到了办公室,手中拿着一份刚打印出来,还散发着油墨味道的纸质文献,神色复杂的说道:
    “新出的一篇《自然》大子刊,《自然·材料》,华南大学徐正宏他们课题组,开发了一种新型的ADA型非富勒衍生物受体,名为IDTBR,器件最高光电转换效率超过10%,你们看看吧。”
    许秋和陈婉清皆是一惊。
    徐正宏教授,在有机光伏领域还是非常出名的,他虽然不是院士,但也是顶尖的长江学者,是国内最早做有机光伏领域的大佬,他的课题组有三个小老板,数十研究生,还有好多个博士后,是那种传说中能在AM上灌水的大课题组,科研成果斐然。
    现在居然声不响的搞了个大新闻,直接把非富勒烯体系的效率上限拉高到了10%,直逼富勒烯衍生物体系的12%。
    许秋心说,上周一还让学姐不要乱立FLAG,当心祸从口出,现在好了,一语成谶。
    ‘徐正宏他们这篇《自然·材料》文章的发表,对学姐的体系影响是最大的,本来在ADA体系6%的最高纪录下,学姐有5%的效率,发一篇AM,有着八九成的概率。’
    ‘现在上限变为了10%,那这5%就显得不那么亮眼了,能发AM的概率直接被砍到四五成,再加上学姐文章撰写水平比较渣,额外再扣除一成的成功率,就只余下三四成,就算能把她体系的效率从5%拉上6%,也大概只能提升两成的成功率,加起来就是五六成,远也不如之前那般稳了。’
    ‘而且,还不排除他们组有其他IDTBR衍生物相关的工作正在路上,如果再让他们发表几篇7%、8%、9%左右效率的ADA体系文章,学姐IDTICIN体系的优势就更小了。'
    ‘不过,这篇文章对我的影响并不算大,一方面我的体系是PDI,虽然也算非富勒烯受体领域,但和ADA体系是分属两个细分领域下的,不似学姐那样会受到直接冲击;另一方面,我的效率毕竟有8.4%,离10%也不是那么遥远。’
    ‘虽然有些突然,但事实已经发生了,也只能接受,毕竟世界不是围绕某一个人旋转的,有机光伏领域怎么说也有上百的研究者,总不会都是吃干饭的,随时都可能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
    ‘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或是从中收获点什么。’
    暗自盘算了一番,许秋和学姐一起翻看起手中的文献。
    效率数据他已经看到了,“大于10%”,都直接写在标题上了,“一种平面型非富勒烯受体用于高效有机光伏器件,光电转换效率>10%”。
    撇开效率不谈,许秋最关心的还是分子结构,他翻到论文第二页,第一张图就是分子结构以及合成路线。
    IDTBR的中央D单元是IDT,和学姐IDTICIN体系用的是同一种单元,两端连接的A单元“BR”,由“B”、“R”两部分组成。
    其中,“B”指的是BT单元,是一种有机光伏领域中常见的受体A单元,比如许秋之前开发的PCE11材料,就是主链就是BT单元和噻吩单元组成的;
    而“R”指的是ADA受体常用的饶丹宁端基,这个单元是徐正宏课题组在三四年前率先使用的,并以此开创了ADA类型非富勒烯受体这个细分领域,后来他们开发了一系列基于饶丹宁的ADA受体,有好几个课题组也开始跟风做一些相关的衍生研究,而6%的前世界纪录正是徐正宏组在一年前创下的。
    总的来说,这次的IDTBR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ADA分子,算是徐正宏组根据原先ADA的分子结构开发出的一个变种,严格来说,应该算是A1A2DA2A1这样的结构,不过可以把“B”、“R”这两个A单元视为一个整体,那便是ADA分子了。
    合成路线正文中没有详细写,列出了几步关键步骤:
    第一步,IDT单元与正丁基锂低温反应,再与氯化三甲基锡反应,在IDT两端引入三甲基锡单元,得到二三甲基锡取代的IDT单元,反应机理上类似于学姐之前做的引入醛基的反应,只是在正丁基锂拔氢后,用的是氯化三甲基锡上三甲基锡,而非用DMF上醛基。
    第二步,二三甲基锡取代的IDT单元与溴、醛基双取代的BT单元反应,生成两侧由双醛基取代的BTIDTBT单元,反应类型为Stille偶联反应。
    第三步,将上一步的醛基取代反应产物与饶丹宁反应,得到最终的RBTIDTBTR分子,简称IDT2BR,IDTBR或者IDTBR,这一步的反应和学姐合成IDTICIN的最后一步类似,醛基转换为碳碳双键与端基连接。
    “看起来都是常见的反应,我们应该不难重复出来,”许秋做出了初步的判断,朝陈婉清说道:
    “之后也可以尝试这种思路,在原本ADA结构中插入一个新单元试试,他们插的是小尺寸的A单元BT,或许其他A单元甚至是D单元,比如简单的噻吩单元,也可以优化材料性能。”
    “唔……”陈婉清思索片刻,说道:“这个可以列在下一步的优化计划当中。”
    陈婉清转头向魏老师询问道:“那我现在这个IDTICIN体系怎么办?”
    魏兴思双手一摊,表示他得到消息的时候也很懵逼,他也没辙,“都已经做到这一步了,先把文章整理出来吧。”
    实际上这篇文章不是他主动检索下载下来的,而是徐正宏组的一个小老板发过来的,一般课题组发了这种大文章,都会到处找人主动宣传的,一方面是和其他人“分享”一下他们的喜悦,另一方面也是告诉别人“快来引用我们的文章吧”。
    而且,像《自然》、《科学》主刊以及《自然》的大子刊,虽然影响力确实大,但是一般人们很难在上面发表文章,尤其是一些不那么热门的领域,可能一年也就只能发几篇文章在上面。
    因此,对其他研究者来说,刷这些期刊的频次就不会很高,得到文章发表的消息,可能会滞后很久。
    而AM、JACS之类的材料、化学类顶刊就不同了,基本每期都会有相关的文章发表,也因此每期都要看,在这些期刊上面发了文章,反而能够更快的被其他研究者得知。
    魏兴思突然问道:“对了,现在效率多少,有机会上6%吗?”
    “目前是5.86%,”许秋在模拟实验室中安排模拟实验人员,对学姐的体系进行优化,然后说道:“上6%难度应该不大。”
    魏兴思点点头,瞥见陈婉清有些低落,难得的安慰了一句:“别人做的怎么样我们没办法干涉,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别想太多。”
    “嗯嗯。”陈婉清低声回应,神色缓和了不少。
    魏兴思看了眼时间,已经九点半出头了,他没有打扰许秋和陈婉清,自己亲自前往216召唤其他人。
    许秋和学姐坐在一起,继续翻看着文章正文。
    陈婉清突然手指向文章中的一处,惊讶说道:“许秋,这不是你的材料,PCE11吗?”
    许秋顺着学姐的指示看去,“还真的是哎,效率也不低,有9.5%呢。”
    他没想到能在《自然·材料》这样的顶级期刊上,看到别人用自己开发的材料,而且也没改材料的名字,直接沿用了他当初的叫法,这表明他这种材料已经获得了同行的认可。
    陈婉清分析道:“非富勒烯领域已经好久没有发表过《自然》大子刊了,这篇文章的影响力肯定不小,其中他们帮你宣传了你的材料,做为一种新材料能和另外两种成名许久的明星材料,PCE10和P3HT并列,估计你那篇AM文章的引用能多出来不少,说不定就要起飞了,整个高被引啥的。”
    许秋狐疑道:“真的能有这么猛?”
    陈婉清轻笑一声,“谁知道呢,我也就随口一猜。”
    两人花费了几分钟的时间,将文章正文浏览了一遍。
    文章中用到的表征手段都是常规的那几种,主要的亮点是IDTBR材料本身。
    IDTBR受体不仅和PCE10给体组合可以达到10.2%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其他多种给体组合,性能仍然不差,包括许秋开发出来的PCE11,以及传统基准给体材料P3HT,前者的效率达到了9.5%,后者为6.2%。
    “与多种给体均具有高的适配性”、“和成本低的P3HT给体材料结合也具有高效率”这两点,算是锦上添花。
    此外,他们还测试了IDTBR体系的空气稳定性,暴露在空气中长达1200小时,效率仍然能保持在初始值的80%左右,而传统富勒烯衍生物体系,在同样的储存条件下,器件效率几乎归零,表明IDTBR体系优异的器件稳定性。
    初步读完这篇文献,许秋有两个收获。
    一个是在ADA类型的分子结构设计上,可以考虑在ADA的D/A单元之间插入小型结构单元;
    另一个则是探究IDTBR体系的器件稳定性,是否能够拓展至其他ADA体系中,比如学姐的IDTICIN体系。
    不多时,魏老师带着其他人来到218。


同类推荐: 伺狼喂虎(NPH)我的小人国天选者游戏梦境指南超维科技纪元纨绔毒医吃鸡吃到小哥哥[电竞]星际策划,日入十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