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第777章 喜欢看报纸的赵文

第777章 喜欢看报纸的赵文

    虽说赵文不用担心孩子,媳妇,房子,车子,票子,但是担心的事情却要比这几项更多,更大,更繁杂。
    赵文也像后世的中年人一样,几乎很少有自己的时间,就算赵文是皇帝,也是一样。
    赵文吃着烤串,喝着米酒,心情也愉悦起来。
    赵文的饭量一直很好,没多长时间便将桌子上面的饭菜吃的一干二净。
    “再给我来十串烤腰子,十串羊肉串!”赵文冲着正在烧烤炉旁边忙碌的摊主大声的喊着。
    “得嘞!”摊主回了一声,随后将早已准备好的烤串放在了烧烤炉上,开始翻动起来。
    “陛下,您已经吃的够多了,还是少吃点吧,马上就要睡觉了,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啊!”陈东来站在赵文的身后,一脸担忧的对着赵文说道。
    赵文毫不在意的道:“没事,朕也就吃这么一两次,没有什么问题!”
    陈东来见赵文执意如此,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跑到摊主那里,让摊主少放点辣椒和油。
    陈东来回到了赵文那里,如同一个侍卫一样,恭恭敬敬的站在赵文的身后。
    没多长时间,赵文要的东西被摊主送了上来。
    等烤串凉了一段时间,没有那么烫的时候,赵文拿起桌子上的烤串,接着吃了起来。
    这次,赵文也没费多长时间就将桌子上的烤串吃的一干二净。
    吃完之后,赵文让陈东来结账,而自己擦了擦嘴,带着侍卫先走了出去。
    陈东来结完账,急忙追了上来。
    “陛下,该回宫了!”陈东来冲着赵文小声说道。
    赵文摇摇头,道:“在宣镇中转一会儿再说吧,现在时间还早!”
    现在的时间放在后世,也不过是晚上十点多。
    晚上十点多,后世的人还有一大部分没有睡觉,正享受着夜生活。
    赵文带着侍卫在大街小巷中转悠着,遍布宣镇各地的绿灯将宣镇照的通亮。
    在路灯出来之后,宣镇的夜晚便明亮了起来,宣镇的夜晚也没有以前那么宁静。
    大街小巷中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小摊,这些小摊上到处坐满了人。
    手持铁尺的巡检在街道上不停的巡逻着,防止发生意外之事。
    现在的宣镇,可以说是这个天下间最安全的城市,不敢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是安全系数也是很高的,一个人走夜路,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赵文在陈东来的陪同下,在大街上转悠了一阵之后便回到了皇宫。
    回宫后,赵文没有急着睡觉,又开始处理奏折。
    夜逐渐的深了,赵文坐在椅子上,坐的屁股疼。
    赵文站了起来,将手中的毛笔放下,伸展了一下身体。
    赵文走出御书房,看向夜空。
    满天星辰挂在天空上,月亮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天上的月亮从古到今都没有变过,可是这片土地却正在悄无声息的改变,朕相信,要不了多长时间,朕就能实现朕对天下的规划。”赵文信心满满,冲着天空说道。
    陈东来急忙送上一个马屁,“陛下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肯定能将这片地方变得更好。”
    “行了,别贫嘴了,准备洗澡水吧,朕要洗漱睡觉了!”赵文冲着陈东来说道。
    ……
    第二天一大早,赵文吃过早饭之后便接着来到了御书房中。
    在御书房里面的桌子上放着今天的新报纸。
    赵文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在处理政事之前,都会看一看当天的报纸。
    随着新朝的建立,报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如今的报纸,已经有很多版面。
    有时政,有志怪轶事,有古籍新说,也有新编故事等等。
    总而言之,如今的报纸包罗万象,该有的基本上都有。
    因为报社的规模日渐庞大,由此还诞生了大量的自由撰稿人。
    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不仅能出名,还能收到一笔不菲的稿费,这让那些传统的读书人趋之若鹜。
    原本的时候,这些传统的读书人对于话本演义这种文章非常嗤之以鼻,在他们看来,这种文章就是最垃圾的垃圾。
    可是现在,随着报纸的深入人心,这种观念也被改变,有很多读书人加入了这个行列。一时间,话本演义多了不少。
    对于这种情况,赵文是持鼓励态度的,文艺的兴盛对于百姓来说,也有很大的好处。
    赵文坐在椅子上,看着今天的报纸。
    报纸的头版头条便是“卢正意”一案。
    在昨天的时候,大律院尚书蒋丞文就将这件事情通知了报社,让报社通报出来。
    如今人证物证都在,蒋丞文也不用浪费时间再做调查,毕竟这卷宗是赵文给的。
    在报纸上,蒋丞文还说明了大律院准备审理此案件,放在十天之后,对这个案件进行审理。
    赵文看完头版头条,接着往后面翻阅,翻到了后面的话本演义部分。
    赵文看着上面的内容,津津有味。
    不得不说,古人尤其是明朝的读书人,写的话本小说是真的厉害,不仅通俗易懂,而且还非常有意思。
    明朝的话本演义之所以如此兴盛,是因为和当时明朝的科举制度分不开。
    科举制度初创于隋朝,在唐朝发展。
    在唐朝的时候,科举制度还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款款,对于考试的范围也没有过分的要求。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一首写的好的诗而被考官看重,中的进士的人也大有人在。
    就算科举不第,但是因为一首诗被统治者看重,当得大官的人也大有人在。
    正是科举制度的宽松,所以就有很多学子希望能凭借一首诗而高中进士。
    长此以往之下,很多学子便钻研此道。
    唐诗的兴盛不敢说和这个有百分百的关系,但也是分不开的。
    宋词的兴盛和方式的商业是分不开的,社会的富足,财富的累积,再加上当时皇帝对于读书人的放纵,所以这些读书人便有了时间琢磨这些东西。
    再加上宋朝的科举制度基本上是继承唐朝的,所以宋词才能如此兴盛。
    明朝时,诗词歌赋成了小道,八股的形成,使得诗词歌赋在仕途上彻底的失去了用武之地。
    文人士子的侧重点便从诗词歌赋转移到了八股文章上面。
    为了能中的进士,文人士子不断的琢磨文章。
    长此以往之下,对于诗词歌赋便会放下。
    八股对于文章的体裁规格等等要求严格,能写好八股文章的人,在处理话本演义时,更是手到擒来。
    所以说,明朝的话本演义便非常兴盛。
    赵文饶有兴致的看着报纸上的短篇小说,津津有味。
    “不得不说,古人的想象力还是非常丰富的!”赵文放下手中的报纸,长叹一声,一脸感慨。
    也是,如果古人的想象力不丰富,哪里会有《西游记》等这种名著出现?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看更多热门完结小说。


同类推荐: 偷奸御妹(高h)万人嫌摆烂后成了钓系美人肉文女主养成日志[快穿系统NPH]娇宠无边(高h父女)色情神豪系统让我养男人彩虹的尽头(西幻 1V1)温柔大美人的佛系快穿师傅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