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执宰大明 1213.第1213章 未雨绸缪

1213.第1213章 未雨绸缪

    执宰大明 作者:小黑醉酒

    正统八年五月,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下雨时一道雷电不偏不倚正好劈在了奉天殿上,炸毁了奉天殿的一角,在京城掀起了轩然大波。

    古人由于无法解释打雷下雨等自然现象,故而把这次奉天殿雷击事件看成了是上天降下的一道警示。

    正统帝为此心中感到惶恐,认为上天对他有所不满,所以特意下了一道求言诏,要求文武大臣极言其登基以来在政务上的得失利弊。

    李云天根本就没有把那次雷击的事情放在心上,奉天殿高大宏伟,在紫禁城里出类拔萃,所以遭到雷击并不稀奇。

    按照李云天的想法,完全可以在紫禁城的各个建筑上安上避雷针,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雷击。

    不过,紫禁城乃皇帝的寓所岂可轻易触动里面的建筑?万一破坏了紫禁城的风水影响了大明的国运那可就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了。

    由于此次奉天殿雷击事件事关巨大,所以正统帝特意派人通知李云天参加大朝。

    自从张氏太皇太后去世后,正统帝得以依赖的只有内廷和李云天,如今京城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自然希望李云天能在大朝上坐镇,免得那些文官集团借着奉天殿雷击事件在大朝时对他进行责难。

    李云天自然清楚正统帝的心事,随着张氏太皇太后的逝世,京城的局势变得越来越紧张,各派势力相互间明争暗斗,相互倾轧,这使得正统帝不胜其扰。

    相对内廷、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的争斗,讲武堂一系的武官们则过着波澜不惊的日子,有李云天在的话没人胆敢惹是生非。

    而且,李云天严令讲武堂一系的武官不得卷入京城各派的争斗中,否则严惩不贷。

    李云天之所以会下这么一道命令,与讲武堂一系武官的特殊来历有关。

    讲武堂一系的高级武官出身五军都督府,因此与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关系密切。

    至于讲武堂的中低级武官,很大一部分是勋贵和皇族的子弟,尤其是那些勋贵子弟,不经意间就会卷入到朝廷势力的博弈中去。

    所以李云天未雨绸缪,给讲武堂的武官领们一个警示,使得他们能尽量少犯错误。

    说实话,李云天并没有指望讲武堂的武官能对京城的局势置身事外,他希望讲武堂的武官能少惹些麻烦,因为到了最后肯定由他来善后。

    “王爷!”大朝当天,李云天在大明门外刚一下马车,周围的文武官员就纷纷拥上来向他躬身行礼。

    李云天见状微微笑了笑,向众位官员点头致意,在这次内廷、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的争斗中讲武堂选择保持中立,这使得李云天和讲武堂的武官们成为了各派势力的拉拢对象。

    再者说了,李云天现在声名显赫,乃大明文武百官之首,京城的官员们自然对他恭敬有加。

    值得一提的是,李云天的这个百官之首并不是指李云天像以前的宰相一样掌控了朝局,而是指的李云天的爵位,李云天是满朝文武官员中唯一的一位王爷,地位尊贵,无人出其右者。

    虽然大朝时皇族的人也会列席,不过那些人都没有官职,不是大明的官员,所以这百官之首自然就归了李云天。

    “希望不要出什么纰漏。”来到太和殿,李云天在殿前立定身形后深深吁出一口气,心中暗自说道。

    他先前已经得到了消息,文官集团要借着这次奉天殿雷击事件向内廷发难,而内廷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着皇权,万一激怒了内廷那么到时候倒霉的还是文官集团。

    “皇上驾到。”不久后,一个尖着嗓子的声音传大殿前的侧门传来,正统帝在众宫女、宦官和侍卫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见此情形,大殿上的文武重臣纷纷跪了下去,齐声高呼道。

    “诸位爱卿平身。”在龙椅上落座后,正统帝双手虚空向上一托,沉声向跪在殿前的众臣说道。

    虽然正统帝现在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但八年前他就开始上朝,现在自然对上朝的流程一清二楚。

    “谢万岁!”众臣闻言齐声谢恩,然后呼啦啦地站了起来。

    “皇上有旨,有本启奏,无本退朝。”立在正统帝侧前方的宋大山先向正统帝一躬身,随后转向殿内的文物重臣,尖着嗓子高声说道。

    王振立在宋大山的身侧,躬身而站,从代正统帝宣旨一事上可以看出,宋大山比他更得正统帝的宠信,只不过宋大山低调惯了,这才使得王振从内廷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司礼监的主事者。

    “吏部有本启奏。”宋大山的话音落后,一名文官闪出了队列,来到殿前躬着身子,高声向正统帝禀告道,“晋豫巡抚于谦任职地方十余年,安抚百姓,治理地方,殚精竭虑,今礼部左侍郎空缺,吏部以为于谦应补其缺。”

    按照定制,京城各大部院衙门依次向正统帝禀报本衙门的事务,吏部身为各大部院衙门之首自然率先禀报。

    “于谦?”李云天闻言微微怔了一下,随后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看来杨士奇临走前下了一招妙棋,把于谦调回了京城。

    自从宣德五年于谦被宣德帝派去巡抚山西、河南,转眼间已经十余年,于谦平反两地冤狱,鼓励农耕,善待百姓,在百姓们有着颇高的威望,是大明风头正劲的地方官之一,故而这次理应得到提拔。

    毫无疑问,杨士奇的门人中除了李云天外,排名第二的就是于谦,于谦正直公正,为官清廉,再加上治理地方的才干卓越,是杨士奇门人中的佼佼者。

    很显然,杨士奇想要让于谦在礼部历练几年后进入内阁,以此来充实内阁的实力。

    由于杨士奇、杨荣和杨溥自从宣德年开始就主掌内阁,这样一来就压制了内阁后继力量的成长,等三人意识到的时候为时已晚,像马愉等人虽然是士大夫中的佼佼者但资历威望不足难以服众。

    纵观大明够资格进入内阁的文官中,于谦是最为合适的人选,是众多地方官中的佼佼者,有着丰富的理政经验,足以应对内阁的事务。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于谦除了担任过都察院的监察御史外并没有在京城各大部院衙门中任职,这成为了他的最大缺点,故而在礼部左侍郎致仕后被提名为了左侍郎的人选。

    杨士奇虽然离开了京城,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内阁不管不顾,内阁的劣势他非常清楚,所以在致仕之前就已经跟六部的那些重臣们达成了协议,把于谦调来京城,否则的话也不会就这么不管不顾地离开内阁。

    此时此刻,李云天并不知道,于谦比历史上提前了五年前来京城任职,其职务也从兵部右侍郎改为了礼部右侍郎。

    对于吏部的这个提议,立在宋大山身后的王振微微怔了一下,随后眉头皱了起来,他并没有在内阁给司礼监的奏章中看见有关提拔于谦为礼部左侍郎的奏本,这意味着内阁和六部这次联合起来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说实话,王振并不喜欢不识时务的于谦,在他看来于谦担任巡抚多年早就捞得盆满钵满,可于谦数次进京从没有给他送过礼物,这使得他非常不满。

    王振虽然记不起来那些地方大员中谁给他送过礼,但那些没送礼的人他记得清清楚楚,其中领头的就属于谦。

    不过,由于于谦有杨士奇这个内阁首辅护着,再加上张氏太皇太后坐镇京城,以及司礼监在金英和王瑾等人的掌控中,故而王振很难找于谦的麻烦。

    可自从张氏太皇太后病逝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杨士奇因为杨稷的事情淡出政坛到最后退出,这使得王振可以腾出手来敲打于谦。

    虽然于谦是李云天的同科,但王振并不担心李云天会因为此事而找他的麻烦,因为李云天和于谦实际上没有多少交集,两人除了是同科外私交并不多。

    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现在是讲武堂一系的领袖,而于谦是文官集团的,属于两个不同的阵营,就算于谦遇到什么事情也轮不上李云天出手,自然会有文官集团的人出面摆平。

    当然了,王振肯定也不会对于谦下死手,再怎么说于谦也是李云天的同科,真的要置于谦与死地的话李云天肯定不会坐视。

    换句话说,王振只要把握住敲打于谦的方寸,那么李云天就不会介入于谦的事情,这里面的涉及到的利益关系太过复杂。

    鉴于于谦不懂得人情世故同时又颇有干才,所以王振才不希望这个讨厌的家伙进京,如果他早知道此事的话肯定会在正统点面前煽风点火来破坏此事。

    不过现在吏部既然在朝廷大朝的时候把这件事情给提了出来,那么王振就无可奈何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吏部的计划达成。

    “此事交由廷议。”正统帝闻言点了点头,沉声说道,他对于谦也有所了解,张氏太皇太后在世的时候曾经让人搜集了大明地方大员的资料给正统帝,其目的是想让正统帝做到心中有数,以后可以选择得力之人委以重任。

    所以,正统帝知道于谦的名声很好,是一员干练之才,并且与李云天是同科,以其资历足以调任京城担任礼部尚书胡滢的助手。

    如果换成是宣德帝,肯定就要当众恩准吏部的奏报,不过由于正统帝尚未亲政,故而经此事交给文武重臣进行廷议,然后将廷议结果上过于他。

    通常情形下,正统帝是不会驳了廷议的结果,毕竟他现在还是少年天子,按照宣德帝和张氏太皇太后的遗诏,亲政之前要尊重辅政大臣的意见。

    听闻此言,李云天的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一旦交给廷议那么于谦升任礼部左侍郎的任命一定会通过。

    王振的双目闪过一道阴冷的神色,心中想着要尽快扩张势力,要是他在朝中有足够党羽的话那么就会提前知道文官集团的动向。


同类推荐: 偷奸御妹(高h)万人嫌摆烂后成了钓系美人肉文女主养成日志[快穿系统NPH]娇宠无边(高h父女)色情神豪系统让我养男人彩虹的尽头(西幻 1V1)温柔大美人的佛系快穿师傅不要啊